1、黄金可称璗、黄金、真金。
2、金指铜主要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又称吉金,後来逐渐专指黄金,铜称铜。
3、金:泛指金属,《说文》称金子为黄金,称银子为白金,称铜为亦金,或铁为黑金,现缩小为表示黄金,只有在词组里还保持金属的意义,如五金、冶金等。
如下:
敞口、斜腹、小底足 。倒置像斗笠,其口径18.5厘米,足径4.3厘米,高约5厘米。
手工拉坯成型 。底厚往上渐薄,器壁有拉坯时形成的轮指痕,圈足旋痕明显,削足不过肩,足端平切,墙厚适中,内墙稍外斜。
碗的内外施乳浊状天青厚釉 。釉面晶莹玉润,有开片;釉中气泡稀疏,密布细棕眼并杂以黑疵点和墨点。口沿釉薄形成一圈黄褐色杂以褐焦点的碗口,若“金扣”。
没有宋钧“蚯蚓走泥纹”和“芝麻酱釉底”的特征 。而具有开片和墨点的金钧特色。
此碗胎质似宋钧,而优于元钧的粗松胎质 。
金价1938指的是当年黄金的价格,具体克数要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而定。如果要计算出对应的克数,需要知道当时的黄金含量和对应的价格。
例如,当时市场上普遍流通的黄金含量为24K,即每1000克中含有999.9克的黄金,而当时的价格为每盎司35美元左右。
以此为基础,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当时金价1938相当于约为1.277克的黄金。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市场行情的变化和资料的误差,这个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具体的数量可能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