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山关是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陇南市的一处古代关隘,也是古时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赶山关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因地形险要,历经多次修建和加固,在唐宋时期曾是军事要塞和商贸口岸。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提到:“马嵬之变后,天子有归意,即咨请谋士故闻史达祖,言此计曰:应西北而趋,可至商山道,得赶山关,北经雁门关,入不胜河,进卒梁山入中条可达”。赶山关曾多次成为重要的战略地点,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赶山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经济贸易活动,通常在某一特定场地举行。在山会上,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进行商品交易和娱乐活动。赶山会通常包括当地农民提供的各种粮食和土特产品,各种特色小吃,以及衣食住行各种品类的商品。此外,山会还附带着戏剧表演和各种促销活动的歌唱舞蹈活动。
由于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地方,人数特别多,黑压压一片,就像“山”一样,因此称为“山会”。每逢山会,商贾小贩云集,物资交流活跃,商品贸易兴盛。
对于大多数当地居民来说,“山会”是一次不亚于年集的盛事,很多人即使不买卖也会赶到山会上逛逛看看,碰到熟人拉拉呱,聊聊家常。
赶山会通常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举行,也就是在冬天。赶山会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集会活动,人们普遍看重这次集会,很多乡亲步行几十里路来赶“山会”置办年货,商家也纷纷趁机处理存货盘活资金。
总之,赶山会是一种非常热闹的民间集会活动,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