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所谓的“三候”即:“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将立夏划分为三候,分别是“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和“三候,王瓜生”。所谓“初候,蝼蝈鸣”中的蝼蝈,就是蝼蛄,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纷纷从土里钻出来。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立夏的到来,表示春天已经离去,夏天就要开始,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因此立夏是农忙的节气。
清明减灾,芒种插秧。
阳气渐盛,万物生长。
夏炎烁烁,留给人们丰收盼望,绿树成行。
因为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夏天正式开始了。
七律藏头诗是一种古诗体裁,每句诗的第一个字组成的单词或词语就是该首诗的标题。
在这首七律诗中,每句诗的首字分别组成了“清明减灾、芒种插秧、阳气渐盛、万物生长、夏炎烁烁、留给人们、丰收盼望、绿树成行”这八个词。
不能 因为天气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包括节气和降雨情况,还有地理位置、海洋环流、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所以仅仅依据立夏节气当天是否降雨,不能直接决定整个夏天的天气是否相对凉爽。 因此,在预测气候方面,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