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于,很多生苗都一直处于流浪、迁徙之中的,在山上开荒种地,都不敢施肥、不会养地的,都是烧了一片荒山,就用烧掉的草木灰种点薄地,有收成就收,没收成再往更荒芜的山林里去开荒,去烧荒,再种地,再跑、再种,不像山下的人,死守一块地,反复种的,苗族人都是一次性的开垦、烧荒、播种的。
1、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后,要戴上两支连在一起的银制水牛角;
2、排调型银角靠银片紧裹头帕;
3、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一种则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上。贵州都匀坝固苗族将五件银帽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其余四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镂空银花.;
4、凯里苗族的银蝶发簪三支为一套,五花银簪插在头顶,双花银簪分插左右;
5、插针的类型很多,龙里苗族银插针为三个银泡,每个银泡上吊三个银铃,插于髻后 。
苗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但由于分布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也较大。
黔东南、黔南和桂北处于云贵高原边缘,海拔从1000多米降至400米左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苗岭山脉延绵全境,潕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贯穿苗区。
湘西、湘西南、黔东北、鄂西南和渝东南位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脉地带,海拔、地形与黔东南地区相近,境内有武陵山脉延伸其间,河流有沅水、酉水、澧水和清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