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过渡性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它代表着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形式,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地位:
1.工人阶级:是革命最主要的动力,在反帝运动中牺牲最大,主张最急进,奋斗最能坚持,力量表现非常伟大,再国民革命运动中居领导地位;
2.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
3.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动力,在国民革命运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革命重要力量;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