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名酒主要有:1.古河州
古河州的美酒,历来就很出名。有诗写过“国色唯牡丹,天香古河州;闻名心已醉,品味梦犹香”,这款酒采用传统酿造方法酿造,具有醇香馥郁、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等特点,在甘肃的知名度还算挺高的。
2.酒泉酒
酒泉酿酒历史悠久,据传说,西汉时,霍去病率军出陇西大败匈奴,然后在酒泉这个地方用酒犒赏将士们,所以留下了“西汉泉酒”的古迹。这款酒属于其它香型大曲酒,清澈透明,香气舒适,入口绵甜,诸味协调,回味爽净。
3.皇台酒
人们曾戏称,“南有茅台,北有皇台”。这款酒是一款浓香型白酒,酒质清澈,窖香浓郁、香气醇厚、入口香甜、回味悠长。从诞生之日起的几十年间,发展一直十分稳当。
4.陇南春
这款酒在甘肃,应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这是一款浓香型大曲酒,采用传统的老六扭操作法酿造,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净香长。至今在甘肃都很受欢迎!
5.金徽
据考证,金徽酒源自西汉,盛于唐宋。这款酒采用秘传多粮配方,口感润甜、丰满,芳香雅郁,柔和爽口,香味协调,余味悠长。
6.汉武帝
汉武御酒,是西北浓香的典型代表。这款酒具有“一口三香,醇厚绵甜”的独特口感。粮香、果香和焦香,三种香气协调统一,喝起来醇厚又有滋有味。
7.天泉酒
这款酒属于清香型白酒,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酿造而成。酒液无色透明,清香纯正,味柔爽口,回味醇厚。还曾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白酒。
8.红川特曲
这款酒以优质高粱为主料,加当地甘泉水精心酿制而成。 酒色透明,窖香浓郁,味长回甜,尾净不涩。一直有“冽酒产红川,盛名贯九州”,“甘泉佳酿,独占酌风”的美名。
9.松鹿曲酒
这款酒属浓香型麸曲酒,此酒无色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在1983年、1988年,曾被评为甘肃省优质酒。在甘肃,估计很多人记忆中都有这款酒。
10.缘得仿台酒
这是一款来自贵州的,典型的酱香型白酒。这款酒能在甘肃小有名气,也丝毫不奇怪。因为这款53度的高度白酒,特别符合西北人豪爽、洒脱的个性。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甘肃非遗:
1.兰州鼓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一种流传于兰州地区的民间曲艺形式,其演奏具有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2.华亭曲子戏: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具有元杂剧的遗痕。1990年普查剧目失传50多个,曲牌失传达50%,使曲子戏到了濒危的地步;
3.环县道情皮影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历经千年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形成了独特的道情皮影戏;
4.甘州邵家班子木偶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明代由陕西传入甘肃张掖,是一门集唱、做、念、打、奏乐于一身的民间戏曲;
5.插箭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藏族民间流传的由古老祭祀仪式衍化而成的节日,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农历五、六月间举行,既是一个民俗活动,又是一个宗教仪式;
6.敦煌艺术·音乐舞蹈技艺研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在敦煌石窟乐舞资料基础上,吸收、借鉴西域各民族舞姿,运用古典舞蹈的节奏韵律,将静止舞姿与其风格统一的动作过程结合而形成的较完整的音乐舞蹈体系;
7.藏族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甘肃甘南和天祝藏族地区保存数量最多、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仅拉卜楞寺就有近万幅藏品。唐卡画色彩绚丽、对比强烈,且善用金银描画,显得神圣庄严、富丽堂皇;
8.夜光杯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一种用祁连山玉石琢成的名贵饮酒器皿,因“葡萄美酒夜光杯”诗句而闻名遐迩。夜光杯乃纹路天然,其色墨黑如漆、碧绿似翠、白如羊脂;
9.兰州太平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鼓舞,气势磅礴,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
10.永登苦水高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的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以高跷为主要表演形式,结合了民间舞蹈、音乐、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1.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兰州市的传统手工技艺,以黄河水车为主要制作对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2.秦安女娲祭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秦安县的传统民俗活动,以祭祀女娲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13.秦安小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秦安县的传统曲艺形式,以唱为主,兼有说、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4.清水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清水县的传统音乐形式,以道教经文为主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5.天水丝毯织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天水市的传统手工技艺,以丝绸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价值;
16.太昊伏羲祭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传统民俗活动,以祭祀太昊伏羲氏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17.张家川花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传统民歌形式,以歌唱爱情、生活、劳动等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18.武山旋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
土质不行,不适合建窑洞。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在祁连褶皱系秦祁中间隆起带的东南端。受加里东、华里西、燕山、喜马拉雅各构造旋迴不同程度的影响,奠定了整个会宁地域的基本构造轮廓。所属构造盆地内,以震旦系和寒武系变质岩及古生代侵入的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了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等,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和侏罗系、白垩系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