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与仿元青花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时期: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到明代宣德年间达到了高峰。而仿元青花则是指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乃至现代,按照元朝青花瓷器的风格、工艺和装饰手法制作的瓷器。
制作工艺:青花瓷器采用钴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制花纹,然后覆盖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元青花的制作工艺精湛,青花瓷色泽青翠艳丽,花纹装饰丰富多样。而仿元青花则力求模仿元青花的制作工艺,但往往因为原料、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难以完全达到元青花的水平。
造型与装饰:元青花瓷器造型多样,既有大器如瓶、罐、盘、碗等,也有小件如杯、盏、盒等。装饰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山水等。而仿元青花则往往以元青花的经典造型和装饰为蓝本,但在细节处理上可能略显生硬或缺乏创新。
鉴定与收藏:由于元青花瓷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一直是收藏家们追逐的热门品种。然而,市场上仿元青花泛滥,给鉴定和收藏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在购买时需要仔细辨别,结合胎质、釉色、青花发色、造型、装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青花与仿元青花虽然都是瓷器的一种,但在历史时期、制作工艺、造型装饰以及鉴定收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从器型上看
嘉靖五彩器型有盘、碗、杯、盒、瓶、罐等。杯有高足杯、方斗杯、圆杯、爵杯。盒有倭角方盒。瓶有葫芦瓶。罐有方盖罐、瓜棱罐、扁罐、圆罐。另有炉、缸、花瓶等。
二、胎釉
嘉靖彩瓷比青花瓷要精细,胎体比前朝略厚重,非常坚致,但细密程度略差。釉面青白色,很光润。修胎不很规整,立器有接痕,圆器塌底,圈足内收。
三、彩绘
一是所用的青花色在装饰中比重下降,仅作为一种颜色而加以使用,改变了明早中期青花五彩中以青花为主体的特点。二是以色彩艳丽斑斓著称于世,釉上彩中红色多,画面浓艳而暴烈。主要颜色有红、黄、绿、紫、孔雀蓝、橘红等。这时的红彩是枣皮红,黄彩是蜜蜡黄,紫是赭紫,绿是大绿、浅绿,青花是回青。嘉靖五彩多用孔雀蓝及橘红色,所谓的橘红色,是在黄彩上涂红彩俗称黄上红,只有嘉靖朝有这种颜色。
四、款识
嘉靖五彩款识以青花六字双行楷书为主,皆书在器物底部,多数款字不带外框,少数外书双框或双圈。此外,有的器物在口沿部位用青花书“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款。有的在器物底部用矾红书“外膳房”、“上用”、“大茶房”,也有“万福攸同”、“上品佳器”等吉语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