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县
甘肃陇南,陇上江南,而康县阳坝又处在陇南市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被誉为“甘肃西双版纳”。只要来到阳坝镇,就能感受到此处无水不秀,无山不青,林木茂盛,风光旖旎,目光所及都是一幅原生态的自然画卷。
甘肃省山丹县缺水干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自然条件限制:山丹县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同时,该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但气候干燥,降雨量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77毫米,仅是全国平均降水量的四成多。这种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业用水短缺,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水资源短缺:甘肃省自产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较低,仅为1%,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这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使得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问题愈发严重。
生态恶化: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山丹县的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导致石羊河流域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采情况严重危及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缓解山丹县的缺水干旱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这包括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农业用水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以及探索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如雨水收集、人工增雨等。同时,也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和支持,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近日,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久拖未决的工伤赔偿案件,各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6年8月,申请执行人赵某被认定为因公受伤,后经鉴定为伤残十级,经嘉峪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由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祁某、赵某芬赔偿伤残补助金及其他费用共计8万余元,因迟迟拿不到赔偿款,赵某于2021年5月向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干警经多方调查核实后,依法冻结了祁某和赵某芬的个人银行存款。但之后又查明,赵某芬身患疾病,生活窘迫,一时难以履行给付义务,给执行该案造成困难。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本着保障申请执行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妥善化解矛盾的原则,执行干警多次组织三方进行协商处理,考虑到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执行干警耐心细致做了大量调解工作后,赵某芬终于同意用其个人名下的车辆和设备折抵赔偿金,但赵某认为车辆和设备折抵后的价格与自己申请金额有差距,自己“吃亏”。执行人员又对赵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耐心劝解,讲明了被执行人目前面临的现实困难,在执行干警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三方终于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于当日顺利将设备及车辆转移给赵某。至此,这起长达五年之久的工伤损害赔偿纠纷终于得到了解决。
在执行过程中,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本着“依法善意文明执行”的执行理念,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在依法维护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综合考虑案件情况,变通强制执行措施,使被执行人的处境有了转机,避免了因案致贫,既体现了人民法院追求维护法律权威的严肃性,又体现了人民法院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和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