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高恒。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合。
五亭桥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
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 而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五亭桥。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6年),五亭桥毁于兵火。
15个孔
1990年重修后的五亭桥为青条石砌筑,正桥平面呈“工”字形,南北两引桥下各为半拱,桥墩列四翼,各有三拱,正侧共十五个桥洞;五亭桥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桥的造型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五亭桥五亭临水而建,重檐下方上圆,西为涌瑞、浮翠,涌瑞为方形重檐,浮翠为方形单檐;东为澄祥、滋香,澄祥为方形重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