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性质或编制不同,外包员工属于第三方合同,正式员工事业单位一般都是事业编制。
二、如果没有明确提示待遇参照正式员工的话,那么待遇就要低于正式员工。
三、各种保险的缴纳比例,外包员工的社保类缴纳是由第三方完成,不是由用人单位直接完成,所以很有可能不是按比例缴纳,只会按最低标准缴纳。而正式员工都是由本单位或国家财政负担。
四、出了责任事故,或工伤外包员工一般用人单位不会处理,都是由第三方处理。正式员工则由单位或国家财政承担处理。
五、外包员工的各项福利,除非有明确协议不然是无法和正式员工相提并论的,年终奖、寒暑补贴、节假日等等两者是不相同的。
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三条 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性岗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
清理编外人员包括银行。
因为编外人员是指没有纳入编制的人员,不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保障,清理编外人员是为了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和优化机构设置,银行作为一个国有或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也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定。
此外,银行是金融机构,面向大众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在金融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保持高效的运转和良好的公信力,清理编外人员可以减少人员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
区别:
1.清理编外人员是为缩减财政支出、优化编制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维护制度公正而采取的减人手段。
2.外包则是政府或事业单位将部分业务委托给专业机构或者进行劳务外委的一种措施。
3.清理编外人员的对象是人,而外包对象是劳务或专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