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和退休金有着密切的关系。工龄是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累计缴费年限也会越长,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也会越多1。在我国养老金并轨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确是与工龄进行挂钩的,工龄在15年以上的发放退休人员在岗时基本工资的70%,而工龄10年-15年的则发放基本工资的60%2。但自从我国推行养老金并轨后,养老金则按照新方法来计算2。
工龄和养老保险金没有必然关系。养老保险金的多少与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年限有关系。
养老保险交的年头越多,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相对也要更高些。
养老金计算如下: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4、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工龄越久,理论上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保险也就越多。因为,在当事人参加工作的这些年都应该有依法缴纳养老保险。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越高,则计算的基本养老金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