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汉语汉字
“邹”,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ōu,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邹”的基本含义为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引申含义为姓。
在日常使用中,“邹”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小,狭小的,如邹查、邹搜。
字源演变
“邹”,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邹”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鄌郚镇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西周时期属纪国的郚邑;二是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先民在白浪河、猪河、孟津河等河流两岸建立聚落,繁衍生息。
鄌郚镇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先民就在白浪河、猪河、孟津河等河流两岸建立聚落,繁衍生息。西周时期属纪国的郚邑。时郚邑的主人是唐尧的后裔,到春秋时期,郚邑便称之为鄌郚。清代为鄌郚厂,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昌乐县第五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为鄌郚区,1950年12月改称第十区,1958年9月与毕都乡、时马乡合并成立鄌郚公社,1984年5月鄌郚公社分为鄌郚镇、北鄌郚乡、毕都乡,2001年3月北鄌郚乡并入鄌郚镇,2007年8月白塔镇、高崖镇并入鄌郚镇。
鄒字是一个繁体字,读音是zou,是一个平舌音,声调读一声。鄒字的简体字是(邹)字,是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城东南。鄒字还是一个姓氏。